ag娱乐

ag娱乐 ag娱乐
ag娱乐 / ag娱乐 / 综合新闻 / 正文

开学典礼 | 校友代表范子英:标准化与个性化

  发布日期:2025-09-19  浏览次数:

2025年9月16日中午,ag娱乐-ag娱乐官网 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相辉堂北堂隆重举行。2007级西方经济学博士生校友范子英作为校友代表发言。
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各位师长,亲爱的同学们,大家好!我是范子英,是ag娱乐 2010届西方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生。曾经,我跟大家一样,在这个美丽的园子里度过了非常美好的几年时光。至今我还清晰记得,那一年的开学典礼在正大体育馆举行,我们班级同学就坐在主席台左边的台阶上——那时的兴奋与期待,至今仍历历在目。

非常荣幸能以校友代表的身份,参加2025级新同学的开学典礼。收到ag娱乐 的邀请,我其实有些诚惶诚恐。一来,我从小就不是一个“听话”的孩子;二来,我也担心自己的观点难免带有个人经历的局限与偏见。但如果台下也有同学和我当年一样,偶尔不太“安分”,那或许我的分享能带来一点启发。

大约20年前,有一本全球畅销书叫《世界是平的》。它讲述在超大型跨国公司的推动下,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标准化。中国、美国,甚至欠发达地区的人们,使用的产品越来越趋同。比如在座的各位,手中的手机大概只有少数几个品牌:华为、苹果、小米……而这些产品之间的差异,其实非常微小。这一点在二十年前几乎不可想象——那时的手机有直板的、翻盖的、滑盖的、旋转屏的、全键盘的,形态各异。

产品的标准化降低了交易成本,但思维的标准化却非常危险。今天,我想和大家聊的是:在标准化冲击之下,我们该如何保持并发展自己的个性。

近年来,在技术、算法和人工智能的加持下,超大型数字平台飞速发展。同一则信息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传递全球,新闻、短视频、娱乐内容填满了我们所有的碎片时间。我们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同质化,耐心也越来越有限——三五分钟的短剧成为主流,连书都不用亲自读,各类UP主争相为我们“提炼”读后感。回想二十年前,我们还能静心读完一本大部头,追一部上百集的连续剧,而今天,这种“慢”似乎正变得奢侈。

这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“符合人性”的。正如卡尼曼在《思考,快与慢》中所指出,理性思考对大脑是种负担,我们常常更愿意把决策交给直觉。人工智能不仅在解放我们的双手,也可能在“接管”我们的大脑——技术带来的不仅是产品标准化,更可能是思维方式的趋同。

人工智能看似无所不能、摧枯拉朽。出于好奇,我曾向DEEPSEEK提问:“如果你变成人类,你最想做什么?”它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:“我想体会眼泪的咸涩、拥抱的温暖、失去时的疼痛。”

这恰恰提醒了我们什么才是人之为人的根本,也是大学教育的本质所在。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,更是将人“培养成人”的土壤。正如卢梭在《爱弥儿》中所说,教育的目的不是制造标准化工具,而是培养能够自由思考、完整感受的人。真正的教育,是让我们在技术洪流中依然能保有人性的温度、独立的判断和精神的自由。


在此,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观察,跟同学们谈几点个人体会:

第一,向外求。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。西北大漠的广袤与壮美,江南水乡的温婉与灵秀,很难仅凭语言或图像真正体会;那些被时代甩在后面的人们,你不亲眼看到,是很难产生同理心,感同身受是最难达到的境界。只有当我们真正走出书房、踏上土地,在与不同文化、不同群体的真实相遇中,才能打破信息的滤镜,看见一个更加立体、复杂也更加动人的世界。愿你们在大学期间,多去行走、参与实践、走向田野,让经济学不只停留在模型里,更生长在土地上。

第二,向内求。建构属于自己的逻辑体系和价值判断,提升叙事能力。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罗伯特·席勒在《叙事经济学》中指出,叙事如何影响个体行为和宏观经济走势。从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到声势日渐的RWA,叙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引导着社会稀缺资源的流向——不仅是资本市场的资金,更包括人们的注意力。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,谁能够讲好故事,谁就更能凝聚共识、推动改变。作为经济学的从业者,我们不仅要会做模型、读数据,更要学会理解、塑造和传播有价值的叙事,让经济学思想走出学术圈,真正介入和改善公共讨论。

最后,珍惜在校时光。有时我也在想,与漫长的30年甚至40年工作年限相比,我们在大学接受的4年教育何其短暂、又何其珍贵。我们要用短短的几年积累,去对抗漫长的工作岁月。人生不必太匆匆,你们也会跟我一样,总会有离开这个园子的那天。现在回想起来,我在复旦的最大遗憾还是没有充分利用好在校时光,没有去旁听那些有趣的课程、没有去拜访那些有趣的人们、没有去开展那些有趣的项目。人对时间的一个错觉,就是总觉得什么都来得及。日本知名音乐家坂本龙一曾经说过:“人们总以为生命是一口不会干涸的井,但所有的事情都是有限的。一生中你还能遥望多少次满月升起?大概也就20次,而我们却总觉得无穷无尽。”愿你们不念过往、不畏将来、珍惜当下,在有限的时光里活出无限的深度。

同学们,你们正站在一个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时代门口,为梦想而坚持是亘古不变的道理。真正的经济学,终究是关于“人”的学问;真正的成长,也终究是成为有温度、有思考、有担当的人。愿你们在复旦经院的这几年,不仅获得知识,更收获视野;不仅学会分析世界,更学会关怀他人。

最后,衷心祝愿各位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不忘初心、不负热爱!也特别期待在20年后,你们会跟我有一样的感受:一直以自己是复旦学子为荣、一直以复旦经济人而自豪。谢谢大家!


返回顶部